最好的道理不是讲给孩子听而是玩给孩子看
场景一:你在超市买了各种东西,大包小包地拎着。孩子这时候却不愿自己走,缠着你非要抱。
跟自己孩子说:“你是主人,要让着客人。”仍是要求两个孩子:每人5分钟,我们轮番玩。
想要了解孩子的主意和需求,想要跟孩子有用交流,就要进入孩子的国际,运用孩子的言语。
尽管手里拎着大包小袋,但二话不说放下手里的东西,爽快地说:“我早就想抱宝物了,一向没抱成,现在总算能抱了。”
然后,抱着孩子就往外走,却想起来:购物袋忘了。妈妈夸大地拿起这袋看看又放下,又拿起另一袋看看,伪装不知道怎么办。
孩子不仅从哼唧变得开心得笑出来了,还给出主意:“要是妈妈有一千只手,不就行了。”
直接的身体言语,让孩子从感触层面接纳到了妈妈的爱和了解,烦躁的心情得到了安慰。之后再用诙谐好玩的方法与孩子互动,在笑声中,再一次加强了亲子间的联合。
●为孩子供给支撑:惧怕、害臊、内向……为家长支招:怎么陪同,怎么训练……